让产业永续发展 台湾农产品大打“有机牌”夯市场


宜兰严选标章的蔬果等农产品已建立市场品牌,在大台北地区和网络上都能卖出不错价钱。  

(资料图片)


  炎炎夏日,冰镇西瓜是每个人的心头好。花莲县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西瓜产地,为当地中小学配发了1151颗具有“产销履历标章”的大西瓜,作为学生午餐水果,可供2万多名学子品尝。

  什么是“产销履历标章”?简单讲就是施肥、栽培等过程必须环境无害,达到一定标准。台“农委会”花莲区农业改良场长杜丽华羡慕地说,花莲的学生很有福气,学生午餐包括有机米、有机蔬菜,现在还有具产销履历的花莲大西瓜可以品尝。而这,正是台湾有机农业蓬勃发展的缩影。

  积极向农户推广

  台湾曾经是“农药岛”。台湾颐禾园有机农场创办人陈礼龙介绍,在1959年至1981年间,台湾严重中毒的人数多达28358人,当中喷农药中毒的人超过26877人,占了总比例的94.8%。不但农药中毒的人多,人均吃下的农药也是亚洲之冠,在1990年至1995年间,台湾人均使用的农药数量是每人2公斤,医院不得不设立专门毒物科来治疗农药中毒的人。

  痛定思痛。台湾开始摸索有机农业,当局积极向农户推广部分作物的有机种植技术。到2003年,台湾“有机农业”局面基本铺开,市场规模达到912亿元新台币。2019年,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5428.92万亩,被誉为“光速蓬勃发展”。

  39岁的新竹县青年曾晧真,今年6月初创办“立安有机农场”。和妻子两人共同经营0.5公顷土地,农场依时令生产芥蓝菜、小白菜、空心菜、苋菜等多种短期叶菜类,除供应学校午餐有机食材外,也通过小包装方式贩卖,受到当地乡亲热烈欢迎。

  “种植有机蔬菜虽较耗心力,要增加轮作耕次数来去除杂草种子,但也获得顾客一致好评。我的蔬菜更有‘菜味’,即使是一般常带苦的莴苣类,吃起来非但不苦,还带甜。”曾晧真说。

  新竹县去年9月正式推动辖下120所中小学5万多名学子,营养午餐一周至少能吃到2次当地有机蔬菜。县长杨文科表示,这不仅对孩子健康有好处,而且能确保小农有稳定收入来源,也带动有机农业发展,吸引青年回乡从农。

  酒香也怕巷子深

  发展初期,台湾有机农业比较重视“农业生产技术”。抱着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朴素想法,从业者很少重视“经营管理”和“市场开拓”。一段时间,农民只会生产不会销售,影响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“今天台湾的有机农业已经是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并重。”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江荣吉分析解释说,目前农民的营销渠道主要包括几种,一是消费者亲自体验,自行购买;二是生产者寻找市场,自行配送;三是开创会员制度,定期分送;四是寻找展售机会,鼓励消费。还有农民选择在市面上直接开餐厅、把产品送进超市或农产品市场等。现在因应疫情,网络销售也逐渐火爆起来,花莲“产销履历标章”大西瓜,网络订单就不减反增,是往年的两三倍。

  在台湾大名鼎鼎的宜兰三星葱,凭借品牌知名度,在市场上非常夯。宜兰县政府为了确保质量,3年前推动“宜兰严选认证标章”,对稻米、蔬果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,只要挂上“宜兰严选”即代表质量保证,产品运销至大台北地区以及网络,都有相当不错的价格。最近一期的严选冠军米标售,飚至每公斤8888元新台币的天价。

  会不会出现冒牌有机产品问题?确实,这是台湾早年面临过的问题。2000年有消费团体做市场抽检,揭发很多假的有机产品,媒体大量报道,短期内打击了消费者信心。不过,这也促使相关监管力度快步跟上。

  比如宜兰县的“严选”标章,颁发给农户前,县政府农业处会层层把关。短期农作栽种时会抽验农药一次、上市前一周再验一次;若属长期农作物栽种过程就必须再加验一次,确保农药“未检出”才能挂出严选。

  让产业永续发展

  有人说当下是“看脸的时代”,农产品也要有个好卖相。一些农民抵触有机农业,就是担心不喷农药农作物长得不漂亮,不好卖。不过,台湾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执行长苏慕容认为,把惯性农地改为有机农地后,台湾农民会看到另一幅美丽的风景。

  他表示,种植和食用有机食物,不仅是为了健康,更是为了保护地球环境。“在台湾,当局允许农民在水库上游种植有机菜,就是为让民众明白有机的意义——不只是吃到的那口菜没有农药残留,也是确保我们的水源不受污染。”苏慕容说。

  种植有机农业,农田生态链也因此得到修复。过去野生动物跑到农田偷吃或破坏农作物,误食农药陆续死亡。“当初推动有机农业,只是想到对健康好,对土地友善,然而却间接达到了生态平衡,有机农民重新在农田上看到野生动物,包括猴子、昆虫、小老鼠、猫头鹰、石虎(也称豹猫)等,形成更完整的食物链。”苏慕容认为,生态平衡对食物链非常重要,人类处在食物链顶端,如果中间断了,人类同样会面临危机。

  去年5月,台湾当局推动的“有机农业促进法”正式施行,台湾的有机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有了完整的专法,赋予有机农业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不久前,台湾举办了“第一届有机茶分类分级评鉴活动”,茶叶改良场场长苏宗振表示,希望能借由这样的分级制度,建立起消费者对有机茶的信心和认同感,让消费者知道好茶与环境的永续发展是可以并存的。(本报记者 汪灵犀)

  原标题:台湾:农产品大打“有机牌”(说台湾)



来源: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20年07月04日   第 04 版)
客户服务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展会合作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手机网站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