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更多有机蔬菜走上百姓餐桌

  随着有机蔬菜专区在越来越多的超市里亮相,有机蔬菜让人们的“菜篮子”多了一份健康饮食消费选择。
 
  日前发布的2019年《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》报告显示,2018年我国有机产品产值为1666亿元,有机加工类产品产值为1089亿元,有机产业呈现快速、稳步发展态势,未来有机农业与有机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。
 
  在线上渠道,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已成为电商平台蔬菜销售的分类标签,不少创业者也将有机农业作为走上创业赛道的入口。
 
  “有机农业”概念在1940年出版的《关注土地》一书中首次提出,通常指在生产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等物质,尽量遵循生态节律和自然循环,强调农产品的优质和天然,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、高效、持续发展。
 
  那么,什么样的蔬菜是有机蔬菜,要成为有机蔬菜需要跨过哪些门槛,有机蔬菜能否大规模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?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 
  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,你分得清吗
 
  北京市民张女士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在小区附近的一家超市买菜,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、全家人的“主厨”,她最关心的就是蔬菜的食品安全问题。
 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大多数超市里都分设有机蔬菜专区,很多蔬菜摊位还会标明绿色蔬菜、无公害蔬菜的字样,这些蔬菜在卖相上差别不大,但是价位上的差别却不小。
 
  在一家超市,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2~7倍。以长茄子为例,普通长茄子的价格是4.98元/斤,有机长茄子的价格是29元/斤;普通胡萝卜的价格为5.98元/斤,有机胡萝卜的价格为39.5元/斤。
 
  张女士表示,虽然自己对于有机蔬菜并不十分了解,但是出于对孩子健康的考虑,还是会倾向购买有机蔬菜。
 
  采访中,多数受访者均表示,对于无公害、绿色和有机之间的具体差别并不清楚。
 
  “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是我国目前蔬菜认证的三个层次。”潍坊一家有机农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黄敬涛告诉记者,有机蔬菜与前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、激素以及转基因技术,食品安全等级最高,无公害蔬菜允许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使用一些农药、化肥,绿色蔬菜则对使用农药、化肥、激素等有更多限制。
 
  事实上,除了严格的生产方式、安全标准,有机蔬菜还有更多的“硬杠杠”。
 
  根据《有机产品国家标准》,土地从生产其他